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PPT课件

Euro 2024 qualifying results

幼儿园管理活动概述PPT课件

幼儿园管理活动概述PPT课件这个PPT共55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管理概述,主要管理理论及思想概述,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的计划管理与目标管理等,欢迎点击下载。

第1单元  管理与幼儿园管理
知识目标:
了解管理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理论思想;
理解幼儿园管理的内容、特征及管理原则和方法;
认识幼儿园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的过程。
技能目标:
具备对幼儿园管理现象的基本分析能力;
运用所学理论,科学合理地处理和解决幼儿园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具备确立幼儿园工作目标、制订幼儿园各项工作计划的能力。
引导案例
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位企业家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但是没有画圆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EURO Cup 2024 scheduleldquo;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这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别人是否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智慧是什么?
第一课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产生及内容
(一)管理的产生
     “管理”一词是几个世纪之前诞生的,管理成为一项职能和工作、一个学科和研究领域,则兴起于20世纪的美国。在20世纪的最初几年,“管理”一词在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的推动下开始流传,当时的重大社会任务都是由各种组织有序的机构来完成的。这些机构包括大大小小的企业、学校、医院、研究实验室、政府,以及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政府机构等,这些机构都委托给了一些施行管理的管理者。
      管理和管理者是组织结构的特殊需要,组织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复杂性之后必须要有管理,它们使得机构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正常运转。对于管理的关注源于大型组织的兴起,当各种各样的任务只有通过协作、同步和沟通才能完成时,Euro 2024 qualifying results组织就需要管理者和管理。如果没有管理,不同部门各自为政,事情就会失控,在速度、时间、目标和目标值等方面就难以统一步调,协调一致。没有机构,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机构就不成其为机构,所属人员便是一群乌合之众。机构本身是一个社会器官,使机构有能力做出贡献的就是管理。
(二)管理的内容
(1) 管理以组织为载体,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目标。
(2) 管理的活动主要体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一批专门的管理者。
(4) 管理活动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小案例
不合理的“管理”
      某幼儿园为小区配套幼儿园,有很好的室外环境,每班都有自己的单独用房,包括活动室、卧室、卫生间。由于生源较足,每班都超过了规定的班额数量,而活动室只有30平方米,很多活动都无法展开。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教师也会让幼儿去卧室活动,但卧室里几十张小床摆得满满的,也很难展开活动。教师对此很不满,希望能改变现状。幼儿园园长觉得幼儿园总面积已达标,活动室小一点问题不大,经费紧张,能省就省。为了节省开支,他把财务、采购和保管的工作都交给了一位不具备讲课能力但吃苦耐劳的职工。 
在上述案例中,存在以下管理问题:
      (1) 该幼儿园对设施的使用安排不符合管理要求。活动室太小,卧室没有充分改造利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2) 在用人上不符合管理制度。幼儿园园长没有认识到管理活动主体应是专门的管理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财务、采购和保管岗位不能兼任。 
二、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包括研究活动的内外环境条件、制定经营决策和编制行动计划。简单来说,计划就是确定目标和实施方案。计划工作是为事物未来的发展规定方向和进程,不论什么样的管理工作,计划都是行动的纲领。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制订一个严密、能够充分发挥各个资源潜力的计划是成功管理行为的第一步。
(二)组织
           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部门划分、权责分配、运行机制的设计等的工作过程,具体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确定各成员的职责并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要素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组织既指组织结构,也指一种管理活动,EURO Cup 2024 schedule为保证组织计划的顺利实现,管理者要根据计划对组织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人们在工作中的分工合作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
(三)领导
          领导是管理的核心职能。领导职能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过程。它包括领导方式的选择、对下属的激励和沟通渠道的选择。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领导既可指人也可指一种有效的管理行为,无论大到国家,还是小到家庭,都离不开具有领导艺术的管理者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活动。
(四)控制
            控制是指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对个体和部门工作进行反馈,并采取修正措施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为了确保组织目标及为此制定的行动方案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根据计划目标确立控制标准,如数量、定额、指标、规章制度、政策等,并对各项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或预见到偏差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管理的过程
(一)管理过程论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Deming)提出的管理过程论认为,任何一个有过程的活动都是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四个环节构成,即“PDCA”,四环节有序运行,反复循环,将管理活动不断推向前进。管理过程论又被称为“戴明环”。
     (1) 计划是指确定目标和选择实施目标的方案、手段、方法、措施,计划(目标)统率整个管理过程,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2) 执行是使计划付诸行动,为达到预想的成果所采取的措施和实施的过程。
    (3) 检查是对照计划对执行阶段的活动和成果进行评价和诊断,对实施环节进行监督和反馈,对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验的过程。
    (4) 总结是对管理过程中某一段、某一周期的工作进行总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内容,是制订下一管理周期计划的依据。
(三)管理过程的特征
1.动态性
2.方向性
3.循环性
4.反馈性
5.渐进性
第二课  主要管理理论及思想概述
一、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古典管理理论
         提高效率、缓解矛盾是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因。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在20世纪初,由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著名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不同角度,解决劳资关系、生产效率、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EURO Cup 2024 schedule(一)泰勒与其“科学管理”思想
1.合理的日工作量
2.第一流的工人
3.标准化
4.计件工资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6.职能工长制
7.例外原则
(二) 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  六种经营活动
2.  五大管理职能
3.  十四条管理原则
 二、管理理论的成长阶段: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形成,代表人物是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其主要观点是:社会需要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物质鼓励虽然对人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责任感、成就感、尊重感等社会性因素对人的积极性有更大的调动作用;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潜在力量。
(一) 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学说
1. 霍桑实验
          行为科学研究最初始于著名的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重视工作中人的因素;认识到满足人的社会欲望,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揭示非正式组织的重要影响;揭示组织中发展持久合作的重要性。
2. 人际关系学说
    (1) 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而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成员的&Euro 2024 qualifyingldquo;社会人”;人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归属感、安全感和受人尊敬等。
   (2)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3) 工人的满意度是决定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而工作条件、福利和报酬是处于第二位的,为此,不仅要为工人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要创造一种工人参与管理、自由发表意见、同事之间及上下级之间坦诚交流的和谐人际关系。
(二) 行为科学的其他主要理论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在人的特定时期,其重要性是不同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一旦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它就不再对行为产生刺激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潜在性,对管理者分析人的行为动机、有针对性地采取调动积极性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 行为科学的其他主要理论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在人的特定时期,其重要性是不同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一旦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它就不再对行为产生刺激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潜在性,对管理者分析人的行为动机、有针对性地采取调动积极性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在《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XY理论。他把基于“经济人”假设的传统管理理论看作X理论,X理论在管理方式上立足于管,认为工人没有积极性,对组织目标漠不关心,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Y理论则认为:人是可信赖的,可以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他们有能力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因此,管理的重点是关心人,培养人的归属感,充分发挥人的才能,鼓励工人参与管理,引导工人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行为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把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包括组织的政策、技术监督、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环境和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主要与工作的环境和氛围有关;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事业成就感、个人的发展机会等,通常与工作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有关。赫茨伯格认为,改善保健因素不能直接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从激励因素入手,使人们对工作产生热情,Euro 2024 qualifying results从中体验到责任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样才能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同时,双因素理论也指出组织应该负责提供和完善员工的保健因素,而激励因素的改善主要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和工作。
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时期
(一) 现代管理学派
1.管理科学学派
2.管理过程学派
3.社会系统学派
4.系统管理学派
5.决策理论学派
6.经验主义学派
7.权变理论学派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1. 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的层次
(1)情感管理
(2)民主管理
(3)自主管理
(4)人才管理
(5)文化管理
人本管理的目标
(1)目标管理
(2)企业文化管理
(3)沟通
(4)权变领导
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有效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其目的是通过知识的更有效利用来提高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和充分的开发及有效的利用。
           企业知识管理从纵向层次看,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的管理、知识利用的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管理,从横向上看包括信息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经营战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第三课  幼儿园管理
一、幼儿园管理的目标
1.幼儿园的办学理念
2.幼儿园的目标结构
资料卡
办园理念范例
      其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是大多数儿童都可以学会胜任学校要求的必要技能。每个儿童都在自己的发展水平上学习,在学习上的成功将树立儿童的自信心。
      其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建立在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认为成长是一个有先后顺序的过程,儿童的确经历了所预测的身体、情感/社会性、认知发展等几个有次序的发展阶段。在发展性教育方案里成人的责任是:通过认识每一发展阶段,实施促进这一阶段发展的课程,帮助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能。
其三,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经验来丰富和促进每个儿童认知、语言、情感、身体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幼儿园每天的日程安排中,每个儿童都要有机会进行创造、探索环境、学习问题解决和人际交往技能,通过亲身经历来习得概念。通过活动中平衡的师幼互动,儿童可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教师要扮演积极的榜样角色,帮助、支持儿童,细心地照料儿童,对儿童的需要给予温暖的关怀和及时的反应。把家长看作养育儿童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人,坚信教师和家长是儿童教养中的合作者。
二、幼儿园管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一) 幼儿园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幼儿园行政管理
2. 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
3. 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
4. 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
(二) 幼儿园管理的内容要素
1. 幼儿园管理的有形要素
(1) 人是幼儿园管理中的核心要素。
(2) 财是指办园资金。
(3) 物主要指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配置。
2. 幼儿园管理的无形要素
(1)事主要是指幼儿园的各项具体事务
(2)时空主要指时间和空间
(3)信息是指幼儿园内部和外部的信息
(4) 手段主要指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及措施
(三) 幼儿园管理的特征
1. 以幼儿发展为本
2. 保教并重、教养结合
3. 幼儿的安全至上
三、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 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以教养为主的整体性原则
3.民主管理原则
4.有效性原则
5.社会协调性原则
(二) 幼儿园管理的方法
1. 行政方法
2. 经济方法
3. 心理行为方法
4. 法律方法
第四课  幼儿园的计划管理与目标管理
一、幼儿园的计划管理
(一) 幼儿园计划管理的含义及分类
     1. 幼儿园计划管理的含义
    在幼儿园管理中,管理者为了取得预期的结果,必然会考虑各种行动方案。因此,计划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而组织系统的一切人、财、物等诸因素有序地进行有效活动的行动方案,说明要做什么、谁去做、怎样做,以及什么时候完成任务等。
      计划可以使行为指向目标,作为幼儿园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它是在幼儿园工作实施之前完成的,是幼儿园管理者为了实现幼儿园目标,组织全园成员拟定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倘若没有计划,则一切行动只能任其随意发展,也就没有管理可言。 
2. 幼儿园计划管理的分类
      从时间长短看,幼儿园的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又称远景计划,一般指幼儿园3~5年内的重要规划和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中期计划一般指学年计划或学期计划,是幼儿园计划中最常见的计划,一所幼儿园可能不制订长期计划,但是必须制订学期(或学年)计划。短期计划主要指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短期计划可以使长、中期的任务更加具体化,有助于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上。
      此外,按计划的范围分,幼儿园计划可分为总体计划、部门计划和个人计划;按计划的性质分,幼儿园计划可分为常规性计划和专题性计划;按计划的具体内容分,幼儿园计划又分为教养工作计划、卫生工作计划、科研工作计划、总务工作计划等。 
(二) 计划制定步骤
1.调查分析并提出目标
2.确立目标
3.设计方案
4.可行性分析
5.形成计划
(三) 计划执行活动
1.组织
2.指导
3.协调
4.教育和激励
(四) 计划执行检查的作用
1. 计划执行检查的作用
      Euro 2024 qualifying检查是管理过程的中继环节,既是执行计划的保证,又是总结工作的前提。它使幼儿园管理者能全面地了解一定阶段计划执行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有利于计划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同时,也为改进和总结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反馈信息,没有检查,便没有总结。
      检查对组织成员起着监督和考核的作用,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促进和推动计划执行的顺利进行。对于幼儿园管理者来说,通过检查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测量自己的管理水平,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同时,管理者在检查过程中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有助于改进工作。
2. 计划执行检查的方式与方法
(1)从检查的主体来分,有领导检查、群众互查和自我检查。
(2)从检查的内容和范围来分,有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
(3)从检查的时间周期来分,有经常性检查和阶段性检查。
3. 计划执行检查的注意事项
     (1) 检查要依照计划中规定的标准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 检查要实事求是,客观地指出优缺点,在检查中反对只见优点、不见缺点,或只谈不足、不谈优点,对检查的工作态度马马虎虎、观点模棱两可等做法。
    (3) 检查既要注意工作结果,又要注意工作过程。
    (4) 检查过程中要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要客观。作为总结的依据和研究幼儿园发展的重要资料,检查记录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五) 对计划完成的总结
1.总结在幼儿园计划管理中的作用
2.对计划完成的总结方式
3.对计划完成总结的注意事项
二、幼儿园的目标管理
(一) 目标管理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1. 目标管理的含义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技术,是一种根据工作目标来控制每个职工行动的新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
2.目标管理的特点
(1) 重视人的因素
(2) 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3) 重视成果
3.目标管理的作用
(1)启动作用
(2)导向作用
(3)凝聚作用
(4)激励作用
(5)衡量作用
(二)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确立
1.确立幼儿园目标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幼儿园
教育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
3.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是制定
幼儿园总体目标的前提条件
(三) 幼儿园目标管理过程
1.构建目标体系
2.组织目标实施
3.评估目标达成
(四) 幼儿园目标管理注意事项
       幼儿园目标管理的注意事项包括:要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标系统,科学安排实现目标的顺序,并确定目标实施要点;根据目标体系的要求,明确各级和各部门管理的协调任务和控制要求;建立信息反馈,掌握管理的主动权;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把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与建立相应的制度结合起来;加强目标实现程度的检查和评估。

幼儿园管理活动概述PPT课件

  • 编号:14064
  • 大小:1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08-10
举报

Euro 2024 qualifying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Euro 2024 qualifying】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