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Euro 2024 live scores

日期:2021-04-19

这是黄鹤楼教案国家一等奖,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黄鹤楼教案国家一等奖

黄鹤楼教案国家一等奖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首诗的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这首诗,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烟波江上使人愁。

  3、学习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意象”“意境”等专业术语,学会欣赏写景抒情的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1、展示交流。

  学生就古诗词相关的常识进行交流,为接下来的赏析做铺垫。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

  2、朗读感知

  (1)学生反复朗读全诗,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谈谈自己初步的阅读体验。

  3、精读赏析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诗中景物描写的语句,组织学生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描述。

  (2)教师组织学生结合“烟波江上使人愁。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两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延伸拓展

  复习学过的思乡思亲的`名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观念。

  2、学习作者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3、养成文明出游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积累思乡思亲的名句。

  三、教学难点

  1、描述诗中意境。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谈你所了解的古诗词常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特别是“意象”“意境”知识。)

  (二)朗读感知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接力,在稍显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激发朗读的兴趣。

  2、教师播放朗诵视频,并组织学生从语调、停顿和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Euro 2024 live scores  3、学生就个人对这首诗初步的阅读体验进行交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点拨。)

  (三)精读赏析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诗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对诗中已经进行描述。

  2、重点研读尾联,体会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抒情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四)背诵默写

  1、限时背诵

  给学生三分钟左右时间,力求熟读成诵;接下来用两分钟左右,用上下句对接形式检查背诵效果。

  2、当堂默写

  两名同学上黑板,其他同学练习本完成。力求让背诵效果真正落到实处。(满分100分,题目和作者各10分,每句各10分,每处错一字则为零分。)

  (五)资料补充

  1、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可加入诚信、感恩教育)

  2、江南四大名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和安徽宣州的谢朓楼。(可加入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教育。)

  (六)课堂小结

  学生就自己本节课最主要的一点收获进行交流;教师适当归纳明确。

  (七)课堂练习

  完成关于思乡思亲的古诗词名句上下句填空。

  七、板书设计

  黄鹤楼

  崔颢

  叙事 昔人乘鹤而去 (诚信、感恩)

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  写景 黄鹤楼遥望 (热爱祖国、建设家乡)

  抒情 思乡之情 (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

  八、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初步一看,可能会发现就是常规模式,但其实在细节上极大地融入了对学情的调查,对知识的渗透,对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尝试从局部着手,边读边赏。

黄鹤楼教案国家一等奖第2篇

单从诗作本身来说,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在仕途失意之时,登临古迹黄鹤楼,看到眼前之景,不由得诗兴大作,于虚实交错间写就了一首自然旷达、音韵和谐的诗。此外,还因“诗仙”李白对这首诗的推崇和钦佩,更为此诗增添了一抹值得品味的亮色。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掌握重点字词,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小组讨论、品词析句等方式,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感受崔颢对岁月苍茫、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Euro 2024 qualifying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崔颢对岁月苍茫、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法(配乐);朗诵法(教师朗诵、集体朗诵);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进而谈话导入本课:“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朗读声中,你能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的确,在诗人充满意趣的遐想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草木繁茂的美景盛况。能够想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惬意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诗人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崔颢的《黄鹤楼》,去一探究竟。【板书:黄鹤楼】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解决重点生字词。

明确:历历:清楚可数。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2.请同学们与同桌交流诗歌大意。

明确:这首诗的大意是:早先的仙人乘着黄鹤远去,Euro 2024 qualifying results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了,只有天边的白云千百年来依旧如此。天气好的时候,放眼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对岸繁茂的树木,以及鹦鹉洲上茂盛的草木。可是在夕阳迟暮之时,却看到江上泛起的无尽烟波,何处才是我的家乡呢?真是令人发愁啊!

(三)深入研读

1.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前三句中一连用了三次“黄鹤”,请同学们思考每次出现的用意是什么?(指定学生答)

明确:从内容上来说,第一次出现:作者借助“黄鹤”这一令人喜爱的意象开启此篇,引出想象中的仙人驾鹤远去的宏大场面,给读者营造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第二次出现:直接点题,且与第一句相互承接,共同借助“黄鹤楼”名字的由来,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本诗描写的古迹对象——黄鹤楼。第三次出现:虚实结合,“黄鹤”是动态虚幻的意象,无拘无束地来往于时空之中,并且能够与眼前实实在在存在的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令人产生无限联想的画面。从结构上来说,EURO Cup 2024 schedule诗的前三句重复出现三次“黄鹤”,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2.小组讨论:找出你喜欢的字句,并说出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美?

明确:“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是说仙人乘着黄鹤飞去,仿佛已有千百年之久。这种说法本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情境,可是诗人在诗中却把它当作实际存在的样子来写,还说仙人驾着黄鹤“一去不复返”,不仅为全诗增添了物是人非、往昔不可追的慨叹,而且借眼前漂浮的白云营造了虚实结合的意境美。(板书:意境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及“日暮乡关”“烟波江上”体现了场面旷达、色彩斑斓的绘画美。诗人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首先在天气晴朗时,看到离黄鹤楼不远的江外长着葱茏的草木,接着又含蓄地描绘了夜幕降临时江上朦胧的景色。一棵棵清晰可见的树木,再加上在落日中泛着雾气的江面,EURO Cup 2024 schedule明暗交错,像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板书:绘画美)

此外,全诗以“ou”为韵,诗中还用到了“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轻快和谐的音乐美。(板书:音乐美)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思考诗人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无限慨叹,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在仕途失意途中衍生出的无限思乡之愁。(板书:吊古伤今 思乡之愁)

(四)拓展延伸

配乐集体朗诵,注意诗歌的停顿和语调气势。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课堂所学。

作业:背诵本诗;继续搜集崔颢的其他诗作,品味其诗作风格。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古诗,因而重心在诵读和体悟情感上。本堂课的教学,抓住了诗歌蕴含的意境美、绘画美、音乐美,并让学生在反复听诵和朗诵的过程中,深切感受诗人崔颢在诗中表达的双重情感。课堂充分地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采取了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营造了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黄鹤楼教案国家一等奖第3篇

教学目标

1、读正确本诗中的“鹤、孟、唯”等生字的读音,正确书写“孟、浩”等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3、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重点难点

1.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揭题、解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学过很多古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让我们动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令我们落泪,“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诗句催我们奋起……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来体会李白的心路历程。

二、浅尝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引出课题:

过渡: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诗仙”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他诗篇的内容丰富多样,一些佳句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课件出示课题)

背景材料:诗人李白所在的唐朝,历史上地域辽阔,交通极不便利,亲人朋友一旦分别,再相见,极为困难。李白有一位挚友叫孟浩然。孟浩然是何许人也?“诗仙”李白对他的赞美是“吾爱孟夫子”;“诗圣”杜甫对他的赞美是“清诗句句尽堪传”。由此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才华确实天下闻名,令人敬仰。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李白望着孟浩然渐行渐远的船只,不禁动情,留下了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信同学们了解了这样的一段背景资料,再来品读诗句就会有更真切的感受。

活动2【讲授】二、浅尝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引出课题:

过渡: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诗仙”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他诗篇的内容丰富多样,一些佳句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课件出示课题)

背景材料:诗人李白所在的唐朝,历史上地域辽阔,交通极不便利,亲人朋友一旦分别,再相见,极为困难。李白有一位挚友叫孟浩然。孟浩然是何许人也?“诗仙”李白对他的赞美是“吾爱孟夫子”;“诗圣”杜甫对他的赞美是“清诗句句尽堪传”。由此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才华确实天下闻名,令人敬仰。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李白望着孟浩然渐行渐远的船只,不禁动情,留下了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信同学们了解了这样的一段背景资料,再来品读诗句就会有更真切的感受。

2、出示诗句:

指名读古诗,纠正读音。

题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解题)

EURO Cup 2024 schedule广陵是指扬州。古代的别称。

之:到,去。

试着连起来解释题目的意思。

全班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句。

学生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地名:扬州

4.学生质疑:为什么是“西辞”呢?(点名答)

A、孟浩然向东而去,与地处西方的黄鹤楼渐行渐远,是向西辞行的意思。

B、诗中还有这样的词语,注意到了吗?下:顺流而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烟花: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5、让学生根据这些重点词,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6、指名答,看书上配图。

活动3【讲授】 三、品读古诗。

1、自由读诗,读完之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首诗。(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过渡:面对离别,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背景材料:让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5年,那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 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Euro 2024 qualifying results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过渡:如今又将面临分别,这时候的李白,面对孟浩然这位朋友,兄长,老师,会说什么?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忍别,终须别。孟浩然还是坐着小船走了,李白这时候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没有走,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去。)

(出示课件)

齐读最后两句。让学生试着理解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解释“尽:穷尽,消失”“天际:天边”的意思。

2、学生质疑:

a、.长江之上,过境千帆,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

b、为什么又唯见呢?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自由读诗。

指名回答问题a和b。

3、师总结。

虽然是过境千帆,可是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见孟浩然。“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

4、(欣赏课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再创情境。) 深情朗诵全诗。

( 师生同读) 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老师也来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

活动4【活动】四:精彩回顾

Euro 2024 qualifying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思量,自难忘。名楼,名城,名士,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读出这对好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全班配乐诵读。

活动5【活动】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与诗人对话,得到了语言的滋养,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课的课后小练笔是把古诗中动人的友情写出来,可以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

Euro 2024 qualifying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Euro 2024 qualifying】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